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澳门新萄京派出审计组,对淮北市(县、区)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本次重点审计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推动化解产能过剩、“一卡通”惠农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就业创业促进工程等方面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抽查了34个政府部门和单位,12家企业,涉及资金44504.23万元。
一、第二季度跟踪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方面。
1.工程建设管理方面
(1)7个项目降低建设标准。
淮北市共有1个农村道路畅通工程、6个农村公路扩面延伸降低建设标准,降低建设标准项目计划投资合计211.2万元。
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部分路肩由于外部情况损毁,工程施工方未按图纸施工,导致公路部分路段经测量未达到建设要求。同时工程业主部门对工程质量监督不到位,监理职责履行不到位。
责任主体:市交通运输局和项目业主单位。
审计建议:建议市交通运输局和项目业主组织有关单位按照设计图纸和标准规范,加强对关键指标的质量抽检和工程质量评定,加强关键工序或结构的质量验收,严把工程质量验收关。未组织竣(交)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农村公路,不得交付使用。同时完善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机制,落实机构和人员,保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监督全覆盖。
(2)27个项目未严格按要求执行“四制”。
淮北市共有2个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4个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1个大中修工程未严格按要求执行“四制”,未严格按要求执行“四制”项目计划投资合计2201.56万元。
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流程和审批手续不够优化,部分工程招标文件无工期奖惩条款等,签订合同和招标文件的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工作责任心不强。
责任主体:县(区)业主单位。
审计建议:建议县(区)业主单位认真遵守《招标法》和《合同法》的相关条款,严格执行“四制”的有关规定。
(3)2个项目部分防护、排水、交通安全等设施未按规定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交付使用。
淮北市共有2个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部分未按规定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交付使用,项目金额合计89.3万元。
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图纸施工,部分路段由于地势问题及设计缺陷导致路面积水,无法安装道路标识及安全警示桩。
责任主体:县(区)业主单位。
审计建议:建议县(区)业主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
2.管护和运营管理方面
(1)淮北市本级及3区1县未按要求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
淮北市未在7月底前出台本地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烈山区、相山区、杜集区均未在9月底前,全部成立县、乡两级路长办公室,完成县、乡、村三级路长组织体系建设;烈山区、相山区、濉溪县“四好农村路”试点县的乡镇未在12月底前,全部完成乡村道路专管员的招募,经培训后上岗到位。
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大力推“四好农村路”建设配套四个实施方案的通知》(皖交办〔2018〕79号)出台时间为2018年6月27日,淮北市市本级出台《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实施方案>等四个实施方案的通知》(淮政办秘〔2018〕123号)出台时间为2018年8月31日,导致三区一县出台文件时间滞后。
责任主体:各级政府。
审计建议:建议各级政府提高政治站位,按照上级要求的时间节点认真落实路长制的有关规定。
(2)未按规定招标公路养护接养单位。
淮北市共有1个区未按规定招标公路养护接养单位,未按规定招标公路养护接养单位金额30万元。
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时间要求紧,且程序相对复杂,相山区住建局为简化程序直接委托于2017年5月招标的为相山区提供清洁环卫工作的物业公司承担公路养护任务。
责任主体:项目业主单位。
审计建议:建议项目业主单位今后严格执行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规定及《实施方案》的相关规定,杜绝该类问题再次发生。
(二)推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
1.部分被处置“僵尸企业”土地使用权属未及时变更
濉溪县开发区已处置的4家“僵尸企业”土地使用权属未及时变更。
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变更程序相对复杂,环节较多,濉溪县开发区推动力度不够。
责任主体:濉溪县开发区
审计建议:建议濉溪县开发区加快对被处置4家“僵尸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属变更进度。
2.少数收储协议签订要素不全
一是濉溪县开发区与1家铝业公司签订的收储协议中,缺少县开发区签字日期、铝业公司签字人和签订日期;二是濉溪县开发区与1家科技公司签订的收储协议中,双方均无签订日期。
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濉溪县开发区工作规范性不够。
责任主体:濉溪县开发区
审计建议:建议濉溪县开发区高度重视收储协议工作,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
(三)“一卡通”惠农补贴资金使用管理方面。
1.政策措施落实方面。通过核查,烈山区三镇一办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过程中,一是部分群众“一卡通”存在由亲属等非本人保管的情况。二是部分群众长期外出联系不上,一卡通无法查证去向。三是部分群众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政策不够了解,有糊涂账的情况。四是部分镇办业务站所发放清册不规范,未按财政统一要求填制。
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烈山区镇村部分工作人员及群众对惠民惠农政策认识不足。
责任主体:烈山区三镇一办财政所。
审计建议:烈山区人民政府责成相关部门或单位,一要强化联系,查证“一卡通”去向,确保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发放到位;二要强化宣传,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党务政务公开栏、广播电视、微信等载体,宣传解释相关惠民政策,做到公开透明,消除干群“隔阂”,提升群众满意度;三要强化指导,加大对镇村干部的业务辅导,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落实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发放工作。
2.惠农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杜集区2018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73.35万元未及时发放。
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农机补贴政策已实行十几年,农机具基本饱和,购置机具需求减少,致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剩余。
责任主体:杜集区农业农村水利局。
审计建议:剩余的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当年已按照规定上缴同级财政,建议以后加强惠农补贴资金的管理。
3. 虚报冒领惠农补贴资金。杜集区石台镇窦庄村村民将集体土地确认到个人名下,虚报冒领2017年至2018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0.3万元。
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审核不严。
责任主体:杜集区石台镇。
审计建议:资金已于2019年4月10日缴回杜集区石台镇财政补贴资金专户。
二、审计建议
(一)强化工程监管,规范工程建设实施。各区县住建局应加强质量监管力度,定期抽查,严禁无资质、无技术、无专业队伍的单位接揽工程防止工程转包,严控招投标行为,健全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安全、质量“双到位”。根据农村道路分级养护原则,建立健全养护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养护管理人员、资金落实到位。
(二)加强统筹协调,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各项工作,强化部门职责意识,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对“僵尸企业”排查处置工作力度,引导“僵尸企业”平稳退出,保证政策落实到位。
(三)规范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准确发放。加强惠农补贴资金的管理和审核,加强信息动态管理,提高信息准确率;加大相关惠民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知情率;加大对镇、村干部的业务辅导,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落实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工作;逐步建立健全信息化公开体系,公开各类补贴发放信息,实现信息公开透明;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引入“大数据”监管手段,强化监督问责,促进执纪合力。
三、以前阶段跟踪审计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
淮北市政府及县区政府高度重视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截至2019年6月底,以前反映的已经达到整改期限的问题中已全部整改到位。